胡娟:西部欠发达县域经济“产城融合”新型发展战略
来源:中商智库 | 作者:媒体中心 | 发布时间: 2019-11-18 | 9318 次浏览 | 分享到:
(一)西部欠发达县域经济产城融合中的主要问题

1、城镇规划、产业规划和国民经济规划三规脱节

产业规划和城市规划分属于两个不同管理部门,缺少互动和衔接。产业规划往往不考虑城市规划的约束,而城市规划也没有给产业规划留下足够的空间。城市规划偏重于“土地的城市化”,缺乏产业和人口的支撑,论为“空城”;产业规划偏重于“单一的生产型县域经济”,缺乏城市的依托,只能“空转”,两者从而陷入“产城脱节”的误区。

2、区域之间产业规划同构同质竞争严重

不同区域尚未建立有效的合作机制,核心区域与周边区域之间缺乏合理的分工与协作,重复建设严重,同构性问题突出,产业趋同率高,造成严重的资金浪费,而且许多集聚区争夺项目、相互效仿,使得有限的资源被稀释,人才集聚程度低,创新能力更弱,核心技术更少,产业强度就更弱。

3、产城脱离单纯追求产业规模

部分西部欠发达县域为了追求地方经济发展,大力推进产业规模化发展,城市基础设施全部为产业发展服务。工业用地比重过高造成城市功能用地结构的不平衡,农用耕地减少,引起居住、产业、服务设施用地的比例失衡,呈现出典型的“有业无城”现象。

4、产业链“小而全”规模小

产业规划没有立足于县域经济的资源等比较优势,没有找准自身竞争优势明显的产业链具体环节,大举投资对产业链“加长增粗”,往往会有重蹈“小而全”的趋势,难以形成“块状经济”。产业规划偏重同类产业集中布局而非有机集聚,无法发挥真正的集聚经济效应,甚至引致企业间的恶性竞争。

5、产业布局不合理造成社会结构、环境恶化

产业在县域经济中布局不合理直接破坏城镇居住空间的合理布局,由此带来城市交通堵塞、社会治安混乱等问题,促进城市社会结构的恶化;由于产业布局决定着城市生态系统和景观格局的变化,由此改变着城市物流、能流与人流的循环和空间分布,对城市生态环境造成冲击。

6、工业用地粗放致使城镇发展受到制约

小城镇工业用地平均占32%以上,这个数值远远高出同期世界工业发达国家日本11%,美国5%,德国7%的小城镇的工业用地比例。工业用地比例超过正常标准,而城镇的其他功能则滞后于生产发展,基础设施配套、环境保护、道路建设等跟不上生产功能的发展速度,反过来给产业升级带来瓶颈。

(二)产城融合发展的新趋势

1、产城一体——生产居住交通游憩高度复合
 “布局融合、功能复合、职住平衡、强化配套、慢行交通”。产城一体单元是转变原有的功能分区带来的产业布局和城市功能隔离的固有模式,在一定的范围内,以特定产业为主导,有相应的生产服务配套,集居住和生活配套功能为一体,实现了产业复合、规模适当、居住平衡、服务完善的一种现代新型产业的空间组织方式。在产城一体单元内,在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基础上,新增商务、商业、医疗、体育等设施。外部出行以轨道交通为主,内部出行以常规公交、自行车和步行为主。
 
图5-2:产城一体化示意图
2、双核结构——旧城与开发区新城功能分区
双核式结构,是指开发区远离中心城区,随着经济活动在开发区的集聚,开发区的功能逐渐完善并向综合性的新城区发展,形成二个相对功能分区明显的城市双核。城市总体规划以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建设为导向,把老市区和正在建设中的开发区作为统一的整体进行规划,旧城区内通过“退二进三”实现城市用地功能置换,开发区内则进行新一轮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空间扩展,形成双城市中心结构。
 
图5-3:双核结构示意图
3、点轴系统空间——集中布局,由点带轴,以轴带面
点是指各级的中心地集聚点,轴是指在一定方向上将各中心地联结起来而形成的相对密集的人口和产业带。它顺应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在空间集聚成点以发挥集聚效果的客观要求,它可以充分发挥各中心地的作用,有利于实现生产力布局和现状基础设施之间的最佳空间结合。
首先是选择生长轴线。主要对交通运输条件、沿线工业、沿线自然条件与资源状况进行分析,确定重点开发轴,并根据轴线具体的经济实力、城镇规模、开发条件等指标,以确定相应的开发策略。其次是生长点的选择。开发轴线确立后,还需进行生长点数量和等级的确定。生长点的选择要有利于形成点、轴、面的网络系统,根据新、老生长点的条件划分等级体系,以利于建立城市中心区主导的多层次、多功能的经济空间结构。
 
图5-4:点轴式系统空间示意图
4、县域组团式——县域统筹规划共融发展
县域经济组团是指在某一区域内,地理位置相连、经济总量相当、经济发展方式相近的几个县组成的共同发展集合。县域经济组团发展,实现经济发展一体化,最终发展成区域县域共同发展,其本质就是一种广泛市场制度框架,其理念是县域组团内部,资源共享、经济共融、发展多赢;其机制是通过区域内县域的组团合作,实现一定区域内各个县域统筹规划,协调发展,配套服务,打破县域内部壁垒;其手段是实现县域组团内部商品、资本、技术、信息、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其根本目的是提高区域内部各县域经济竞争力,从而促进区域内县域经济发展。
 
图5-5:县域组团式示意图

5、生态与循环型城镇——实现可持续发展
生态与循环型城镇的建设是在生态系统承载能力范围内,运用系统工程原理和符合自然生态规律的循环经济方法,建立产业循环系统,基础设施系统以及生态保障系统,具有生态高效的产业、协调的管理体制和景观适宜的环境。其显著的特征是:具有高度的自我组织能力和建立生态与循环型城镇的产业体系。
产业体系在生产过程中,遵循“4R”原则:资源利用的减量化原则、产品再使用原则、废弃物再循环原则和可循环再生的资源替代不可再生资源原则。
 
图5-6:循环经济型示意图
6、新市镇——小城镇功能升级
新市镇是一种城镇化的新模式,在大城市郊区选择具有一定产业基础和发展前景的小城镇,经过综合规划、空间重组,使其成为新的增长极,达到带动郊区和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目的,并有效缓解中心城市压力,拓展城区发展空间。
新市镇分为四类:一是大城市功能组团的新市镇,作为市区的一部分,而不是附属于城市的郊区镇;二是大城市郊区新市镇,距中心城区有一定距离,但又与中心城区保持着较紧密的经济、文化联系的新兴城镇;三是县城新市镇,建设历史悠久,拥有一定面积的人口、经济规模和腹地范围,吸引能力强,能在较短时间内建设成为新市镇;四是在远离大城市的农村地区规划建设的新兴城镇。
新市镇的发展理念是融洽的邻里关系、优美的环境、良好的生态、循环可持续发展、产业同步滚动发展。

(三)欠发达县域经济产城融合的发展战略

1、以产带城的产业新城的发展战略
在产业发展、升级的带动下,促进了新城的开发建设。特别是在国家产业转移战略的实施背景下,加快了东部产业转移的速度和西部地区的产业发展。西部欠发达县域经济应结合资源禀赋、区位条件,因地制宜,明确主导产业之后,根据主导产业的需求,逐步完善上下游产业布局,形成产业综合体。适当发展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可以带动新城区常驻人口数量.带动新城规模逐步形成。
根据转移产业特殊性科学考虑土地规划,例如:偏研究型高新企业应建立在远离道路和嘈杂区;企业化工制药企业需要考虑风向,尽量在新城的边缘区域。预留城市功能及科技研发的空间,为未来综合型新城作准备。
建设快速的交通路网,如高速公路、公交系统、市区轨道交通的延伸线,解决了职住平衡问题。加强居住、行政办公及商业购物等公共服务设施供给,吸引较高素质人口进驻。
2、由区变城的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战略
原有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县域,逐步由单一产业区发展成为功能较为综合的工业新城。将县域纳入城市现有的行政管理体系,降低其“特区”模式与现有行政体制的矛盾,扩大县域的空间。将县域和相邻的地域合并,成为城市的一个区级建制,其管委会与更高一级行政机构联合办公。
重新调整县域的功能定位和发展规划,不再以传统的定位进行相应的功能完善和环境修补,而要引入产城融合的发展理念,在考虑服务主城的基础上,通过不断注入新功能和配套设施,培育新“城市中心”来承接主城中心区的部分功能,与主城的功能区布局相呼应,开发区的中心与主城的中心建立便捷的沟通轴线,实现新城与主城的互动发展,实现等级分工明确“城市多中心”空间结构布局。
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优先升级。由单一产业向多元产业组团式发展,以交通路网、地理位置为界线,在空间上形成功能组团,每个组团都有其产业支撑。
3、行政带动的产业新城发展战略
以县政府机关迁移为突破口,将行政中心特有的政治综合能力转化为经济综合能力,以行政中心的迁移带动城市建设开发热点的迁移,从而形成了一个功能较为完善、布局合理现代化产城融合新城区。第一是做好迁移。将县政府、效益较低的企业、居住区、非盈利性的公共设施等外迁至地价较低、需要发展的位置。第二是促进带动。政策指引规划产业落地发展,明确主导产业,建立相关产业形成产业综合体,完善产业链。第三是全盘连通。建立连接主城市的交通系统,沿线有大量的建设用地可供房地产开发,未来转化为经济发展动力,带动人口迁移。第四是增强配套。逐渐形成服务配套设备完善,生活便捷,具有一定就业的“新城”。

联系我们:
“经济发展好军师,精准招商加速器”
微信客服
微信公众号

地址:深圳市福田区金田路安联大厦13A01

关注我们:

业务联系:0755-88257906

综合咨询:0755-88251470

版权所有 © 深圳中商智库设计规划院 2019 保留一切权利 粤ICP备17040376号

Copyright © 2019-2023 中商智库